马来电影有什么好看?

马来电影有什么好看?

28.10.2021文 | 陈伟光

我们的国语是马来语,马来电影是本地市场的主流,但一般上较难打入华人市场,长期以来的偏见造成刻板印象,觉得马来电影水准比较差,实际上近年无论是票房还是制作,马来电影已经越来越出色,和挣扎求存的本地中文电影形成强烈对比。

一切始于华人片厂

早期的马来电影实际上都是由华人公司投资拍摄,比如邵氏兄弟成立的Malay Film Productions,以及国泰机构的Cathay-Keris Film Productions,这两家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公司聘请不少来自印度的导演进行拍摄,从中栽培本地电影人才,女星Kasma Booty和男星P. Ramlee都是战后成名的马来电影巨星。1961年,Merdeka Studio在吉隆坡建立,刺激了马来电影的产量。1980年创办的Malaysia Film Festival颁奖礼,以及1981年成立的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都旨在致力提高国产马来电影的水准,更多马来片取得商业上的成功,《Adik Manja》和《Mekanik》在80年代初期创下数以百万计的票房纪录,让马来电影工业迈向成熟阶段。

随时代演变的各种类型

喜剧是80年代马来电影的主流类型,随后爱情片在90年代崛起,千禧年过后动作片开始当道,而恐怖片则一直以小博大维持影响力,终于在2018年大爆发,诞生了《Munafik 2》和《Hantu Kak Limah》这两部本地票房冠亚军的作品,翌年轮到动画片称霸,一口气包办国产片票房三甲,可见马来电影的类型一直在变化,以符合新一代的观众需求。大马历来最卖座的本地电影前十名当中,除了排在第十名的周青元作品《一路有你》之外,其余九部都是马来电影,包括郑建国执导的海军电影《PASKAL》,以及苏光汉和赵伟杰联合执导的警匪动作片《Polis Evo 2》,证明华裔导演在马来电影圈的实力。

华裔班底的影响

马来人占了大马人口将近七成,为马来电影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可观的票房回报增加了投资信心,制作成本也随之提高,以《Polis Evo 2》为例,800万马币的制作费让剧组在海岛上搭建小镇的场景,货真价实的爆破场面直逼港产片,一洗本地电影粗制滥造的印象。不少马来电影都在吸收华裔班底,除了可以从中吸取不同的电影养份,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起用华裔导演也可以开拓华人市场,争取更多华裔观众的认同,《PASKAL》以郑建国导演首部马来电影作为营销卖点,接近三千万的票房有不少来自平时不看马来片的华裔观众,达到双赢的局面。近年的马来动作片越来越有港产片的味道,在激烈打斗中加入喜剧元素,颇为华人观众受落,《Polis Evo 2》和《Abang Long Fadil 2》都因此先后打破票房纪录。

《Polis Evo 2》的制作费高达马币800万,剧组在海岛上搭建小镇的场景,货真价实的爆破场面直逼港产片,一洗本地电影粗制滥造的印象。

 

演什么像什么

马来演员向来给我更加入戏感觉,演什么像什么,让角色更有说服力,那种深入的程度让观众相信他们就是这样的人。Namron执导的《One Two Jaga》通过演员逼真的演出,把警队贪污的现象表现得更加具体;刘城达执导的《Lelaki Harapan Dunia》片中马来村民的形象活灵活现,这种浑然天成的乡土味为荒谬的捉鬼故事添加了真实感。这些都不是什么大制作,全靠角色带动剧情,让观众看得信服,Amerul Affendi就是其中一位值回票价的演员,他的投入随时盖过其他主角的光芒。大马影帝Bront Palarae则是银幕魅力十足的演员,演绎路线多样化,经常参与不同类型的电影,最近还在陈翠梅新片《野蛮人入侵》亮相。

演什么像什么的Amerul Affendi让角色更有说服力,那种深入的程度让观众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人。

 

不应自满的马来市场

马来电影其实卧虎藏龙,只是过于满足於马来市场,缺乏对外的营销,无法打入其他族群的市场。如果要改善这种长期的偏见,马来电影必须主动出击,例如增设华语字幕,让更多华裔观众理解剧情,一旦解决语言障碍,电影应该不难找到知音。这一切取决於片商的意愿,如果视野不够远大,确实很难走出舒适圈。如今流媒体当道,不少外语片都能够通过字幕找到更多观众,马来片应该善用这个平台扩展本身的市场,不能仅仅依赖本地市场的自供自给。另外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参展,通过电影节提高曝光率,一旦得奖还可以提高身价,大前提是遵循正规的管道,千万不要购买野鸡影展的奖项,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成为业界的笑柄。

具有包容力的导演

已故Yasmin Ahmad无疑是最有包容力的马来导演,她的电影不会予人文化隔阂的感觉,无论是《Rabun》、《Sepet》、《Mukhsin》还是《Talentime》,我们都把它当作是马来西亚电影,完全是一种全民共赏的方向。当中的题材即使再敏感,也能够找到化解之道,让各自的文化都有容身之地。她也因此招惹本身族群的指责,但凭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她的电影获得更多知音的青睐,达到一种全民共识的状态,一如她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各族佳节电视广告。她的风格深深影响了新一代的马来电影工作者,追求更融洽的夸族群合作,为马来电影的前景带来希望。

Yasmin Ahmad无疑是最有包容力的马来导演,她的电影不会予人文化隔阂的感觉,我们都把它当作是马来西亚电影,完全是一种全民共赏的方向。

 

禁忌与卖座

因为国情关系,本地电影存在不少尺度限制,比如粗口和亲热镜头经常被删减。讽刺的是,越是禁忌的题材越受马来观众的欢迎,那些描写情欲、贪污、暴力和巫术的影片更加受到关注。2006年完成的恐怖片《Dukun》以政客迷信巫术而被谋财害命的社会新闻作为拍摄题材,结果遭到当局禁映长达12年,但在2018年解禁后上映,竟然在恐怖片当道的年代取得破千万票房,成为一个市场奇迹。至于一部电影卖座与否,很多时候和档期有关系,《Munafik 2》选择在2018年国庆节档期上映,凭着假期效应首四天票房已经突破2千万,十天破3千万,最终以3774万成为大马史上最高的本地电影票房。当一部电影成为一种现象后,其票房走势已经不能以常理来推算。本片卖座的另一个主因是观众对导演Syamsul Yusof执导的信心,他是马来影坛少数在幕前演出的导演,过往执导的动作片《KL Gangster》也曾打破票房纪录,导演号召力加上好档期的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史上最卖座的马来电影。

想要接触马来电影,最好先从电视剧开始,当你对马来社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后,才会关注身边的马来同胞,继而学会观赏马来电影讨论的题材,打破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马来电影年产五十多部,片源十分丰富,总有可能遇上对的选择。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