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语片的辉煌

香港华语片的辉煌

07.10.2021文 | 陈伟光

港产片讲粤语理所当然,但在1970年代以前华语片才是香港银幕上的主流,邵氏和电懋都是香港电影公司,华语和粤语的更迭使用,反映了香港电影工业一路走来的发展脉络,与政经及民生息息相关,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从上海到香港

从前对电影历史认识不深,以为讲华语的就是台湾电影,讲粤语才是香港电影,还把林黛、乐蒂、尤敏、葛兰当成是台湾女星,直到搞清楚两岸三地的关系后,才理解这当中来龙去脉。实际上,华语电影首先在中国萌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为京剧老生谭鑫培拍摄戏曲《定军山》其中三场戏,这部黑白无声的影片就成了华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20年代中期,电影业在中国上海发展达到巅峰,但是在30年代爆发抗日战争,导致大量电影人南下香港避难,带动了当地的电影业,战后国共内战期间又涌入大量人才,终于在50和60年代主宰了香港的电影市场。这些外来人口大部份以国语(华语)沟通,延续了上海时期的作风,很快让华语片进入辉煌时期,直到香港战后新一代成长,有了本土意识后,才让粤语重新回到电影主流,开启港产片的盛世。

粤语片的基地

香港本土第一部电影要到1913年才出现,片名叫《庄子试妻》,由黎北海执导和饰演庄子,他的胞弟黎民伟担任编剧,并且反串妻子一角,因为是无声默片,所以很难定义是华语片还是粤语片。直到1933年,香港才有了史上首部本土出品的有声粤语片《傻仔洞房》,正式进入有声时代。1934年,创办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邵氏家族南下香港,大量拍摄粤语片,开启了上海电影人第一波的南迁,香港成了粤语片的基地。然而国民党政府为了统一华语的使用,1937年明文禁止香港拍摄粤语片,已经拍好的也不可以引进大陆;不过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禁令形同虚设。 1945年二战结束,不久又爆发国共内战,引来更多大陆电影人入驻香港,中共在1949年上台执政后,香港很快就取代上海成为新的电影基地。

华粤语的更迭

由于香港人口结构上的变化,华语片的需求开始增加,但粤语片占有院线的优势,仍然主导市场,在1945至1955年战后的十年间,香港生产电影1580部,其中粤语片占了1250部,主要以本土和南洋的劳工阶层为观众,强调娱乐性,制作上比较粗糙。而华语片则以中产阶级为对象,质量比较华丽和讲究包装,通常由大片厂制作。由于当时的海外华人市场基本上拒绝输入中国电影,香港制作的华语电影因此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在香港拍摄华语片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来自新加坡的国泰机构於1956年在香港成立电懋,而邵逸夫也从南洋回到香港创立邵氏兄弟,两家巨头都投资拍摄华语片互相较劲,让华语片在50年代中后期蓬勃发展,捧红了李丽华、林黛、葛兰、乐蒂、叶枫、关山、赵雷、张扬、雷震、陈厚等等明星,华语片已经成为主流。

邵逸夫一手打造邵氏电影王国,象征华语片最辉煌的时期。

 

左派公司功不可没

当时除了邵氏与电懋,由中国大陆支持的香港左派电影公司也对华语片作出不小的贡献。1950年成立的长城,以及1952年创办的凤凰,都比邵氏和电懋更早投入华语电影的制作。长城在李萍倩、陶秦、刘琼、程步高等知名编导的把关下,出品了《说谎世界》、《禁婚记》、《儿女经》等社会写实佳作;演员班底除了严俊与李丽华夫妻档之外,还有著名的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和陈思思,连作家金庸也是当年的编剧之一。凤凰则以朱石麟、陈静波主持创作,拍出了《中秋月》、《故园春梦》等代表作。长城和凤凰继承三十年代左派电影黄金时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出品质量严谨,不但口碑好,票房也十分理想,和后来的邵氏及电懋并列为华语片四大公司,与粤语片四大的新联、中联、光艺、华侨分庭抗礼。

凤凰的创业作《中秋月》充份展现左派电影的社会写实风格,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形刻画出来。

 

华语片出走台湾

60年代的香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身处中西文化交集的中心,电影工业发展成熟,年产二百多部,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产地,有东方荷里活的称号。华语片在黄梅调和新派武侠片的带领下独领风骚,邵氏在主要对手电懋主脑陆运涛和多名高层在1964年不幸空难去世后,变成一家独大,砸重金扩建片厂,让电影变成工厂式的流水作业,旗下大导演李翰祥和胡金铨因为受不了这种模式而离开邵氏到台湾发展,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华语片拍摄,取代台语片打造庞大的市场。台湾当局也资助海外电影人来台拍片,胡金铨的武侠经典《龙门客栈》就是在台湾拍摄,反攻香港市场成为1967年度票房冠军,从此让港台两地的电影交流更加频密。

粤语片此消彼长

在华语片呼风唤雨的同时,香港本土的粤语片市场开始萎缩,为了应付院线七天一片的档期制度,出现了粗制滥造的现象,长期依赖的东南亚市场也因为局势动荡而减少买片。由于制作粤语片的多数是资金有限的独立公司,当大部份华语片已经转为彩色阔银幕拍摄,他们仍然以黑白片为主。除了面对强势的华语片,1967年开播的无线电视台以粤语节目为主,抢走了大量电影人才和观众,让粤语片的产量大幅减少,1967年开始少于华语片,原本播放粤语片的院线也转放华语片。粤语片最后一波浪潮是60年代中后期盛行的青春歌舞片,可惜支持不了几年,观众也看厌了陈宝珠、萧芳芳、谢贤和吕奇的配搭,最终导致1972年的真空,全年没有一部粤语片面市,连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也配上华语上映。

粤语片在70年代初期一度式微,连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都要配上华语上映。

 

被终结的风光

不过凡事物极必反,在经历1972年的低谷后,粤语片很快就在1973年迎来绝地大反击,一部以电视台艺人为主,由楚原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竟然大受欢迎,以562万压倒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宣告粤语片的回归,接着是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登场,一直延续到80年代港产片的到来,终结了华语片在香港的时代。虽然2003年CEPA协议生效,让合拍片诞生,但香港市场至今依然只有粤语片足以抗衡荷里活商业大片。除了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爆冷打破香港票房纪录之外,华语片依然无法与粤语片竞争,五十年前的辉煌留下只能回味的往事。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