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电影发行是怎么一回事

搞清楚电影发行是怎么一回事

16.07.2020文 | 陈伟光

(左图)随着影院与银幕的数量增长,电影的开画规模越来越大,迪士尼去年发行自家动画真人版《The Lion King》写下北美区史上最大的开画规模,在4725家影院同步上映。 (右图)《Mulan》因为主打中国市场,当地的影院停摆半年还没有复工迹象,连累其他地区一等再等,成了电影公司的发行灾难。

 

电影业由制作、发行和放映三大元素组成,一部电影拍完后需要找地方放映,发行的工作就是让观众看到电影。你用手机拍了一条短片都懂得上传到网络给人观看,那是在“分享”,和电影发行的概念差不多,只是过程没有那么庞大复杂而已。

美国开创发行模式

电影发行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最终的票房收入,电影再好如果没办法让更多人看到的话,就是发行的失败,所以必需为电影制定一套发行策略,这当中涉及的宣传和行销,本身就是一个大学问。电影发行的首要管道是院线、接着是网络、影碟、电视和周边产品。虽然近年来网络的崛起威胁到院线的存在,但影院依然是观看电影的首选,是电影票房的主要来源。在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美国,发行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拍自己发,通常只有资金雄厚的电影公司才能做到,例如荷里活“五大”(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Sony和派拉蒙);另外还有独立电影公司,拍完后需要找发行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一旦发展顺利规模扩大后,通常都会被“五大”收购,例如Miramax在1993年被迪士尼收购,New Line在2007年被并入华纳兄弟。目前规模仅次於“五大”的独立制片公司有Lionsgate、DreamWorks、STX,以及曾经是巨无霸的美高梅(MGM)。但随着网络巨头Netflix和Amazon进军电影制片,市场版图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被洗牌。

谈到美国的电影发行,最早要追溯到爱迪生在1909年建立发行体系,以分区式的管理供应电影,按照不同地区来收费,以确保独家放映。除此之外,当时的制片人也会直接接洽大型影院,在特定地区安排巡演(Road Show),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到了1914年才出现首家电影发行公司Paramount,给制片人提供融资和制定分账模式,他们从发行起家,后来才慢慢涉及制片和经营院线,成为早期荷里活巨头之一,其他巨头也纷纷仿效,把制片、发行和院线集合成一个垂直式的垄断体系,剥削了其他电影的上映机会,结果在1948年被美国司法部起诉,诞生了史上最著名的反垄断法案,荷里活巨头必需放弃院线,只能把资源集中在制片和发行。

派拉蒙是美国史上第一家电影发行公司,后来才慢慢涉及制片和经营院线,形成垂直式的垄断体系,结果在1948年被美国司法部起诉,诞生了史上最著名的反垄断法案。

 

开画票房定生死

荷里活为了应付电视节目在50年代的冲击,於是鼓吹了大制作,让观众感受到电影的无可替代。有了大制作,发行规模和管道也随之多样化,以最求更大的盈利。影院的数目开始增长,当时的发行商倾向在特定大城市的影院开画,然后才逐渐扩映到全国,上映时间分成好几个阶段,发行工作变得漫长,以确保票房能够细水长流。当时新片开画的规模大多在600家影院以下,直到1974年,一部叫做《The Trial of Billy Jack》的续集电影首次在1200家影院同时开画,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独立制作,当时交由华纳兄弟发行,翌年才出现第一部开画规模超过1300家影院的巨头制作—— Columbia出品的《Breakout》。随着影院和银幕的增加,电影的开画规模越来越大,1984年由Eddie Murphy主演的警匪片《Beverly Hills Cop》成为首部在2000家影院同步开画的电影,1996年由阿汤哥主演的《Mission: Impossible》则首次突破3000家影院,而第一部开画规模达到4000家影院的电影是2004年上映的动画片《Shrek 2》。2019年,迪士尼发行自家动画真人版《The Lion King》写下北美区史上最大的开画规模,在4725家影院同步上映。随着电影的开画规模越来越大,一部电影的开画票房也越来越高,在千禧年之前,开画票房占最终票房的平均比例是37%,如今被提高至将近50%,导致一部电影开画首周末三天的表现足以定票房生死,电影公司於是想方设法向院线争取最多的放映场次。以往逐渐扩映至全国的发行策略,目前只适合那些颁奖季节上映,具有口碑的电影,一般上的商业大片都会以4000家左右的规模开画。目前北美区最高开画票房记录已经被提升至3.57亿美元,由迪士尼发行的漫威电影《Avengers: Endgame》在2019年创下,占了该片最终票房(8.58亿)的41.6%。与曾经史上最卖座影片《E.T.》相比,该片於1982年在1103家影院开画,取得1183万,仅占最终票房(3.59亿)的3.3%而已,随后才陆续扩映,在半年内16次夺得周末票房冠军,最终票房是开画时的30倍,这种细水长流的发行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急功近利的电影工业。

以上所讲的都是商业大片的发行,独立制作的发行则相对复杂,有些在开拍前已经找到发行公司合作,甚至可以预支制作费,但代价可能是独家发行权。至于那些一边拍摄一边找资金,或拍完才来找发行的,就需要到各大影展的交易市场去物色了。独立制片人可以凭一个剧本或是一个片花谈到合作机会,如果有知名演员参与,成功率更大。那些小众文艺片最好的出路是参展,无论得奖与否,都挣得曝光机会,等到累积一定曝光率后,才安排院线上映,如果有幸得到奖项肯定,洽谈版权和发行权时就比较有讨价还价的本钱。

电影节除了颁奖礼,同时也是电影市场交易的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制片人都会前来寻找合作机会。

 

被疫情打乱的发行策略

由于发行权落在不同地区的代理手上,所以一部电影就会有不同的上映档期,这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以目前的新冠疫情为例,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作业程序,近年追求市场全球化的美国电影公司首当其冲,多部大片无法做到全球同步首映,导致上映日期不断延迟。《Tenet》即使能够在北美区上映,其他地区也未必能够同步;《Mulan》则因为主打中国市场,当地的影院停摆半年还没有复工迹象,连累其他地区一等再等。院线迟迟无法上映,也影响线上发行的部署,一般上的电影会在院线上映后留一个空窗期给网络和影碟的发行,如今因为疫情波及,不少电影已经放弃院线直接放到网络以收费形式播放。如此一来也导致发行商的行销无法充份发挥作用,网络与院线不同步的发行打乱了原有的市场策略,之前投放的资源都泡汤了。

中国发行有所限制

一般上来说,只要有院线配合,电影的发行问题应该不大,但在中国这个有“配额”限制的国家就不一样了,被引进当地的进口片有限,而且还有「分账片」与「批片」之分。根据中国法规,只有「中国电影集团」可以代理海外电影,引进之后只能通过「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这两家指定公司发行,并由他们负责送交中国广电总局进行审核,获得俗称「龙标」的公映许可证后才能够安排上映。「分账片」指的是海外电影公司委托中国公司代理发行其电影,上映后再按照合约对分票房,通常荷里活制作精良的大片都属于分账片,因为可以拿到更多利润。「批片」则是买断版权后不再对分票房,买方自负盈亏,通常是成本较低,在海外上映多时的旧片,多数来自日本动漫和印度宝莱坞电影。不过,2017年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Dangal)意外取得13亿人民币票房,让人对「批片」另眼相看,因为票房不必再对分,其发行成本比分账片来得低,近几年多了泰国、西班牙与俄罗斯等国家的片种。不过由于中国的审核制度充满未知数,一旦不能通过,片商将血本无归。一般上进口片至少要取得相等于成本三倍以上的票房,才能够抵消宣发费用实现盈利。进口片虽然只占市场容量不到20%,但却贡献40%票房,平均回酬率高於国产片。

马来西亚虽然没有进口电影的固打制,但引进院线放映的片种却不如中国多元化,很多国外得奖的电影如黎巴嫩电影《Capernaum》和奥斯卡最佳电影《Green Room》都无缘上映,这两部电影在中国分别突破3亿和4亿人民币票房。本地发行商那种票房至上的心态是主因,即使政府规定本地电影在院线享有两周的上映档期,但大部份都因为票房欠佳而被提早下画,根本捱不到第二周,口碑都来不及发酵,所以有心要看本地电影,最好是尽早,以提高前面几天的票房表现,让发行商不至于缩减上映的影院。当然,大前提是这些电影的素质值得我们支持才行。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