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大银幕的理由

我们需要大银幕的理由

02.06.2022文 | 陈伟光

为什么《Top Gun: Maverick》这么好看?因为一切都为大银幕而生。在绿屏取代实景,电脑绘图取代演员,特效取代剧情,网络取代电影院的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部货真价实的电影来告诉观众——大银幕还没有任何替代品。

追求专业的职人精神

电影开场没多久,Ed Harris饰演的上将就想要终止战斗机计划,理由是把更多经费投入无人机的研发。这个铺陈一针见血地反映了现代职人被科技取代的危机,一如电影如今可以通过电脑技术代劳,不需要实景和演员拍摄那样。结果Tom Cruise饰演的顶尖飞行员二话不说,即刻驾驶战机开出十马赫的速度来证明计划的可行性。他后来在飞行学院故技重施,当中将质疑他的飞行战术时,亲自驾驶战机完成看似不可能做到的示范。这些以实际行动让对方改观的做法虽然鲁莽,但完全表现了一种职人精神,用专业来说服一切的质疑,与Tom Cruise制作本片的手法前呼后应。他要求演员学习驾驶战机亲身在镜头前演出,以达到真实的效果,连战机都是货真价实,在特效当道的今天更加难能可贵。他在片中饰演的Maverick为了坚守飞行员的岗位,放弃了各种升迁机会,继续突破本身的专业极限。

《Top Gun: Maverick》要求演员学习驾驶战机亲身在镜头前演出,以达到真实的效果,连战机都是货真价实。

大银幕需要真实体验

IMAX摄影机拍摄的空中作战镜头临场感十足,从飞行员视角到跟拍,剪接凌厉之余还做到有条不紊,配合对白交代,让不懂战术的观众都看得清楚,不像《Dunkirk》那样拍得七零八落,谁打谁都看不出来。这种追求真实的手法,让观众体验了大银幕的魅力,因为了解而更为投入,看完之后有如上了一堂飞行课。电影后半段的空战追逐不止叹为观止,同时也带出了角色的心态成长,弥补了前面有点刻板的飞行员形象。Rooster受了Maverick的启发,从谨慎演变成勇气,回来拯救同伴;Hangman一改自我中心的傲慢,最后关头出击完成救援。这些内心刻画比出神入化的飞行技术更能打动观众,让人感受到角色的血肉,也为Maverick撇除心魔,化解与故人之子的芥蒂。最重要的是,让独行侠不再独行,从我行我素的飞行员,到以实力服众的飞行教官,最后承担群体作战的领导责任,完成一个英雄的蜕变。

演员魅力让角色到位

大银幕最适合展现明星的魅力,这部电影的选角让人信服。阿汤哥的笑容和身手几十年如一日,没有随着岁月消退,大银幕上的他依旧迷人,非常有说服力地呈现Maverick的风采。和他搭配的昔日玉女Jennifer Connelly同样保养得宜,两人的对手戏赏心悦目,无论外表和年龄都十分匹配,女方单亲妈妈的设定自带一股善解人意的力量,最后浪子回头的安排就变得合情合理。饰演Rooster的演员Miles Teller与前作的Goose极为神似,让我误以为他们真的是两父子,选角的眼光应记一功。Val Kilmer的出现是意外惊喜,没想到电影竟然安排他以现实中罹患喉癌的形象亮相,而且还很恰当地融入剧情设计中,那一幕打字对话和最后出声的画面如此真情流露,已经超越角色本身,让Iceman完美谢幕。

阿汤哥和女主角Jennifer Connelly同样保养得宜,两人的对手戏赏心悦目,无论外表和年龄都十分匹配。

简单直接不拖泥带水

电影对前作的回顾适可而止,交代了角色之间的关系,没有过多的情怀泛滥,手法一目了然,没看过前作的观众,也可以从中领会这三十六年之间的演变。连接两部电影的关键是Rooster父亲当年因Maverick而殉职,这个心结成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是戏剧冲突所在,最后因各自心态成长而消除,这段演变被放进训练与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全程推进剧情的发展,引发观众的悬念。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导演Joseph Kosinski虽然平铺直叙,但简易明快的手法让故事更容易消化,观众可以在不必烧脑的负担下享受真枪实弹的画面,更容易沉浸在大银幕的氛围。简单不意味无脑,爆米花不代表没有深度,《Top Gun: Maverick》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观众更快进入状态,接受电影带来的连场感官冲击。故事以剧情设计取胜,命悬一线的突袭任务在指定的两分钟半完成后,战机被导弹追逐,坠机后偷敌方的旧式战机突围,被拦截之际救兵驾到,最后回归母舰的安排一气呵成,也唯有大银幕才看得血脉沸腾。

选角到位和剧情设计让片中的飞行员角色变得立体可信。

打救电影院的真电影

自从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垄断票房榜后,观众对特效场面无法自拔,演员的功能越来越不起眼,大部份时候都是在绿屏前和空气演戏。由于这类大片垄断院线,造成其他类型的电影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长达两年的疫情冲击了院线放映,电影公司把资源都集中在特效大片,很多中小型制作都上不了院线,被直接在线上发行,电影院因此前景堪忧。阿汤哥一直对流媒体和特效不以为然,由他监制的《Top Gun: Maverick》走的是《Mission: Impossible》系列的拍摄模式,强调实景拍摄和亲身上阵,电影以院线上映为主,本片在疫情期间坚持不作线上发行,宁愿延后两年上映,也要在大银幕和观众见面。今时今日的电影院需要的是能够发挥大银幕魅力的真实电影,观众才会愿意买票入场支持,真实的景观和真人演出才有存在的理由,证明电影院才是电影真正的归宿。

在特效电影当道的今时今日,强调实景拍摄和亲身上阵的商业大片确实难能可贵。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