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评声中成长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

在批评声中成长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

27.08.2020文 | 陈伟光

尽管今年遇上新冠疫情的冲击,第四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依旧保留了实体影展,播放2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只是取消了「金环奖」和短片竞赛。

 

在马来西亚这片电影养份匮乏的土地上搞一个国际电影节,绝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随时要面对票房和口碑的考验,偏偏还有人坚持办到第四年,让爱看电影的人每年抱着又爱又恨的心情赴会。

今年保留实体影展

「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全名是Malays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称MIFFest,是国内目前少数成功举办的国际影展,它同时还附设「金环奖」(Malaysia Golden Global Awards,简称MGGA),以颁奖礼的形式表扬参展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和杰出工作者。期间还设有本地短片竞赛、各类电影讲座和大师班,完全朝向一个国际电影节的规格发展。自2017年开始主办毁誉参半的第一届后,在不受看好的情况下,连续完成2018和2019年的两届盛会,即使到了今年遇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却依然决定在年底12月5日到10日举办实体影展,播放2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不像「SeaShorts东南亚短片电影节」和「Kota Kinabal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那样改为线上进行。唯一的改变是取消「金环奖」和短片竞赛,把重点集中在讲座和大师班,如果能够如期举行,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Jazzy Pictures 的负责人吴佩玲(Joanne Goh)是「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创办人,事业由演唱会、广告延伸到电影,从外行做到变内行。

从外行开始的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的创办人是吴佩玲(Joanne Goh),本身拥有自己的活动公司,从承办演唱会、广告制作延伸到电影节,并在2017年成立Jazzy Pictures投身本地电影制作,投资出品包括《非常盗》(Fly by Night)和《十字路口》(One Two Jaga),同时引进《灼人秘密》、《空手道》、《女皇撞到正》、《追捕》、《破局》等港台电影。她的眼光和抱负不小,但碍于并非电影人出身,首办电影节时以搞活动的心态进行,引来不少批评,所幸得到身边的电影人出手相助,在接下来的两届做到了改进,包括影片放映时间表、选片与评审机制等等。

我从第一届的普通观众,第二届拿媒体通行证的观察员,到第三届的选片委员之一,可说是看着这个电影节如何在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确实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2017年的第一届搞得像一个event多过电影节,从开幕电影《七月与安生》临时抽片、德国导演因为不愿意被删片而拒绝放映《Toni Erdmann》、闭幕电影《临渊而立》(Harmonium)因为技术问题开天窗、每个晚上不可思议地在四个不同地点同时段放映不同电影、导演黄进亲自出席《一念无明》映后交流会也没有事先通知、工作人员十问九不知、注重红地毯多过电影本身,简直是一个灾难性的开局。

「金环奖」是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附设的奖项,以颁奖礼的形式表扬参展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和杰出工作者,得奖者都是通过特邀的国际评审团选出。

 

提名机制出现问题

到了第二届,得到「马来西亚中文影视协会」的协办,情况才稍微好转,放映地点集中在KLCC的两个TGV影厅内,时间表虽然紧凑到连用餐和上厕所都不够时间,但至少让观众不必奔波,而且每场放映皆准时开场,没有任何广告时间。影展期间半数以上的选片都有相关电影的台前幕后出席问答环节,满足捧场的影迷,只是在一些细节安排上还是出现瑕疵。比如开幕电影《相爱相亲》的导演张艾嘉临时未能出席,大会也没有安排负责人出来交代一下,留下一群茫然的观众。伊朗电影《Blockage》的导演和演员一团四人因为交通堵塞,留下主持人在打圆场,最后还被逼取消。《Radiance》的导演河濑直美也因为班机延误只能现场以电话连线,还有非洲电影《Felicite》的女主角只会讲法语,大会也没有安排翻译。主办单位如果细心一些,这些失误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过本届最大的问题是出在「金环奖」的评审机制上,当晚的大赢家是俄罗斯电影《亲密不亲密》(Tesnota),连夺最佳电影、女主角、男配角和新导演四个奖项,离奇的是此片当初竟然不在提名名单内,结果由评审团在决审时推翻主办当局的复审决定,创下国际电影节的先例,成了笑话。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去年举办的第三届才重视提名机制,383部报名影片经过主办当局的筛选后剩下32部,再通过十位选片委员一人一票投选出最终入围的十强,然后从中提名每个奖项的最后五强,才交到五人评审团手中选出得奖者,最终赛果也没有太大的出入,这是从错误中吸取的教训。本届最值得一赞的是把票价从RM18降低至RM 8一张,简直是在贴钱,因为即使爆满都不足以支付放映电影的送审费、版权费和场地费。但即便如此,还是很遗憾地看不到观众人数的提升,除了开幕电影以外,其他场次都只有30至50人不等,和往届差不多,本地看影展的人口才是电影节最大的挑战。讽刺的是出席颁奖礼的观众逾千人,都是影展期间不曾在戏院出现的面孔,许多搞电影的人都不会观摩别人的电影,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现实。不过本届电影节又重现三个不同的放映地点,造成观众分身乏术,影片播放期间仍然会发生格式问题,导致暂停或取消,浪费观众时间。这种走一步退两步的情况,让我们这些影痴只能一边批评一边帮忙,因为大家都不想这个电影节办不下去。

去年入围「金环奖」最后十强的电影,大部份都没有在大马院线上映,只有通过电影节才有缘在大银幕观赏。

 

不同的身份,同样的期待

连续看了三年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我的身份一直在演变,但不变的是看好片的决心,以及看不过眼的批评。我始终觉得主办当局负责找资金就好,因为他们有的是人脉和管道,其他涉及电影艺术和技术的环节,不妨交给专业团队去处理,例如现场翻译工作、研究片源的播放格式、电影节的行销策略、选片与嘉宾邀请等等都需要专业的认知,主办当局应该给钱做事,不要再打人情牌。根据我的观察,「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有不少选片都来自釜山电影节或金马奖,我觉得它应该走出一个自己的方向,要有更明确的定位,才能够在国际立足。以创办人吴佩玲经常游走於各大国际影展的经验,应该一早意识到这一点,今年的其中一个放映系列是「亚洲亮点」,我觉得符合大马的方向,再加上「世界名作」和「聚焦大马」两个系列,整体还是值得期待,毕竟一个电影节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质量。

通过这个电影节,我们有缘在大银幕观赏到第一届的《I, Daniel Blake》、《再见瓦城》、《八月》;第二届的《大佛普拉斯》、《嘉年华》、《Radiance》,第三届的《你的脸》、《自由行》、《Ode to Nothing》和《House of Hummingbird》等不会在本地院线上映的影片,也有机会听到印度名导Rajkumar Hirani、越南导演陈英雄、台湾影评人闻天祥等人的一席之谈,这些都是难得的体验,也是我们需要它的原因。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