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禁片大观

五花八门的禁片大观

09.07.2020文 | 陈伟光

(左图)本地电影在处理马共题材时,一旦与官方立场相悖,多数都难以过关,ASTRO SHAW在2013年拍摄的《新村》至今都无法上映。(右图)原本被列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的《八佰》突然因“技术问题”取消放映,背后原因据说是因为片中多次出现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画面。引起中共的不满,至今仍上映无期。

 

有一种电影叫禁片,它会因为各种限制而一直存在,可以来自种族、性别、政治、宗教、道德的不同诠释,五花八门的理由叹为观止,而且会随着时代观念的改变不断平反,禁与不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同一个国度也有不同的说法。

不符合大马国情的禁片

「禁片」这个名词出现在全球每一个国家,以大马为例,几乎所有把伊斯兰先知给形象化的电影一概无缘上映,只要用上演员来饰演就不行,2014年的《Noah》因此被禁,甚至连《The Prince of Egypt》这样的动画也遭遇同样的命运,这做法与其他伊斯兰国家一致。还有那些被视为不“清真”的事物也不能担当影片主角,所以可爱的《Babe: Pig in the City》和《麦兜》动画都与院线无缘。同性恋也是一个容易踩到地雷的题材,李安的《Brokeback Mountain》理所当然不过关,连稍微在对白中隐喻的真人版《Beauty and the Beast》也要经过删减才可以上映。除此之外,大马电检局对政治不正确的幽默完全零容忍,Ben Stiller於2001年主演的喜剧《Zoolander》被禁的原因不是片中的同志玩笑,而是此片的剧情竟然以暗杀大马首相为主轴!另一部恶搞朝鲜领导人的《The Interview》也同样被禁,去年那部雪人动画《Abominable》更因为一闪而过的南中国海“九段线”画面而不能上映。马共则是另一个大马电影的敏感题材,任何与官方历史陈述有别的剧情都难以过关,2013年由ASTRO SHAW拍摄的本地中文电影《新村》至今都无法上映。以上这些都是不符合大马“国情”的内容,所以被列为禁片,反而不少血腥暴力的影片都能够一刀不剪地出现在本地银幕上。

众说纷纭的“技术问题”

本地电检局虽然限制重重,但至少会给予禁映的理由,那怕再不可理喻也得接受。然而在一些政治意识强烈的国度,一部禁片往往会死得不明不白,连一个说法都没有,准备问鼎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中国就是最佳例子。即使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禁片的名单依然有增无减,第五代导演田壮壮1993年完成的《蓝风筝》因为没有送检而去参展,结果被禁止拍片八年,但真正的原因是该片描写文革给人民带来的苦难。1996年《电影管理条例》实施后,禁片对象已经扩展至进口片,韩国的《计程车司机》被禁上映,估计与片中讲述光州学生暴动恐怕会引起六四联想有关,台湾的《色戒》则完全是因为暴露尺度问题,但小熊维尼因为被指影射领导人形象而被禁就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在意识形态当道之下,国产片才是更大的受害者,去年接连爆发多宗影片参展后因为“技术问题”而退出的事件,首先是张艺谋的《一秒钟》在柏林影展首映前最后一刻撤片,据悉与电影涉及文革题材有关。接着在中国本土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发生了管虎执导的《八佰》临时撤片,由于没有官方交代,不少人猜测是电影过份表扬国民党抗日的事迹,片中多次出现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画面。以上这两部影片都涉及大量资金,至今都还无法上映,电影公司随时血本无归。

喜剧之王Charlie Chaplin首部有声电影《The Great Dictator》因为讽刺纳粹政权而被德国及多个支持纳粹的拉丁美洲国家列为禁片。

禁片标准因时而异

就算是向来强调创作自由的欧美市场,禁片名单也是一箩筐,而且历史更悠久。早期的电影会因为种族问题而被禁,著名的《The Birth of a Nation》虽然出自美国电影之父G. W. Griffith之手,但其美化3K党、贬低黑人的取向一度引来美国南方多个州属的禁映。喜剧之王Charlie Chaplin首部有声电影《The Great Dictator》因为讽刺纳粹政权而被德国及多个支持纳粹的拉丁美洲国家列为禁片,连苏联经典默片《Battleship Potemkin》也曾经被德国及多个欧洲国家禁止上映,因为担心片中战舰军变的内容会宣扬马克思主义,如今该片成了各国电影学院的教材。电影作为散播思想的工具,同时也可以是一把双面刃,容易被当权者操控,不同的国家会根据不同的准则审核内容,而这些审核标准又会随着政局和时代有所演变,昔日的禁片可能是今日的经典。1941年的《Citizen Kane》面世时,曾经因为影射当时的报业大王而无法在对方控制的影院上映,但却无阻该片的艺术价值被后世发掘。被誉为最伟大电影的《Gone with the Wind》也会因为片中对蓄奴的美化而被现代人鞭尸,却无损电影的经典地位。

十大禁片之首《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描述一群政要对青少年进行各种肉体与精神上的虐待,被全球大部份国家禁映。

禁片名单惊世骇俗

一直以来流传的十大禁片名单有多个版本,大部份都涉及普世价值的颠覆,与色情暴力挂钩。但无论哪一个版本,高居榜首的一定是这部《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索多玛120天),它是意大利最受争议的导演Pier Paolo Pasolini的遗作。整部电影就是一部性虐待大全,这部完成於1975年的电影,其惊世骇俗的画面至今依然令人反感。剧情发生在二战末期,一群政要在意大利北部绑架了大量青少年男女,在囚禁期间对他们做出各种肉体与精神虐待,直至把人性扭曲为止,以此表达权力与个人的关系。片中出现食屎饮尿、轮奸乱交、刺眼睛剥头皮、一边进食一边性交的各种场面,意识比现今的日本AV还要变态。导演完成电影不久后就被人残忍谋杀,让本片更加充满传奇,在全球大部份国家遭到禁映,长期位居十大禁片之首。禁片名单中也包括被奉为经典的日本电影《感官世界》,以一对不停做爱的私奔男女带出性爱的疯狂,最后以女主角切掉爱人的阳具结束。传闻演员拍摄时打真军上阵,1976年上映时,导演大岛渚还因此被淫秽罪名起诉,打了两年官司才脱身。电影大师Stanley Kubrick 1971年拍摄的《A Clockwork Orange》也是史上著名的禁片之一,该片描写无恶不作的青少年最后被更残忍的方式改造,是探讨暴力的代表作,当年被多国列为禁片,其家乡英国在他1999年去世后才解禁,但电影依旧成为首部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电影的X级片。

历史上很多禁片是因为思想超前,不为当时的社会包容,在不同时代会得到不一样的评价,经常要接受审视才能确定其存在价值。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