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电影刊物在大马

中文电影刊物在大马

05.08.2021文 | 陈伟光

电影刊物在大马本来就凤毛麟角,用中文书写和出版的更加是屈指可数。在一个电影工业并不发达的国度,办一本谈电影的中文刊物被当作是梦想,只有真正热爱电影又有使命感的影痴,才能够不顾后果地一头栽进去,择善而固执地做了再说。

本地电影刊物路难行

我对本地电影文字的最早印象来自《学报》半月刊的影评版位,虽然才寥寥几页,却承载了一代人对电影的品味。其后的文艺杂志《椰子屋》保留影评版,成为少数的观影指南,当时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以中文书写的本地电影刊物出现,只有中文报章聊胜于无的影评专栏。大约到了1998年左右,本地大学UPM一批电影爱好者成立了《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除了定期放映电影,还在2001年创办了俱乐部月讯《影火虫》,可惜只维持了两年多;俱乐部则前后活跃了十多年,主要由谭伟富、谭伟雄、谭伟文三兄弟推动,并曾在2006年出版影评集《私影地盘》。这些零零散散的文字纪录,稍微滋润了干涸的大马观影环境,但在本地出版界中,一直都没有专业的电影杂志出现,香港《电影双周刊》在2002年一度发行本地版,可是几期过后就不了了之,直到2011年10月《电影本事》创刊为止。

第一本中文电影杂志

《电影本事》幕后团队与本地导演周青元关系密切,获得他多次站台推介,创刊时特地在戏院放映以台湾摄影师李屏宾为题的纪录片《跟着光影旅行》配合,并且还邀得该片导演关本良前来巡回国内五家大专院校举办讲座,为本地第一本中文电影杂志的诞生造势。《电影本事》本来以双周刊形式发行,后来改为月刊,起初每本只卖RM 2,后来才起价至RM 5,还是比市面上其他刊物便宜。杂志以长方形的小开本彩色印刷,内容以报导电影为主,每期都有十分详尽的电影专题,如电影技术的发展、国际影展的历史、探讨电影的新趋势、介绍当月的院线重头戏等等。他们也根据电影的类型列出推荐名单,方便读者搜寻,而且几乎每期都会讨论不同的电影手法,固定介绍各地的导演、演员和电影学府,以及由本地人撰写影评。还有一个「别以为我看不到」的有趣单元,专门分析电影穿帮的镜头,这些丰富的内容每期都让我翻了又翻,五块钱一本真的物超所值。可惜的是,这本杂志出版了40期之后,就在2015年1月没有事先预告的情形下突然停刊,当时他们才刚刚完成一个「新导演计划」的全国巡回活动,发掘拍片的人才,搞得有声有色之际却突然停刊,面子书专页不久也消失,叫人始料未及。

《电影本事》於2011年10月创刊,是大马第一本中文电影杂志,前后出版了40期,幕后团队与本地导演周青元关系密切。

《无本》横空出世

沉寂好一段日子后,一本名叫《无本》的电影杂志在2018年横空出世,它背后没有雄厚资金撑腰,只是由几位年轻的90后电影工作者发起,创办人叶瑞良来自大荒电影,拿了公司的花红后,把拍片的念头转为办杂志,几个人一手包办采访、撰文、拍摄、美术设计和发行,就这样出版了《无本》第一刊。这本杂志主要以电影工作者为采访对象,报导本地电影当下的状况,编辑的任性让我刮目相看,低调的封面和内页随意的留白,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只要是他们觉得重要是事物,就会巨细无遗地写出来,创刊号有三份之一的篇幅是在写《分贝人生》的导演陈胜吉,力度十足,对本地中文电影的立场十分鲜明。通过美术设计这个岗位侧写电影幕后工作,以及介绍冷门的Dogme 95电影运动和实验电影,都能从中看见编辑们的用心,他们用电影知识取代八卦,提供读者丰富的电影养份。

《无本》以慢工出细活的制作方针,一年出版一刊,已经出了三本,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本地中文电影杂志,第四刊将在11月推出。

 

择善固执的编辑风格

一年过后《无本》卷土重来推出第二刊,开始确定一年出版一本的方向,以时间换取更精致的内容,实行慢工出细活。编辑方针依然我行我素,这次还大玩文字的重组,分裂式的标题和句子比比皆是,创意十足。刊内大量没有文字说明的跨页相片,既大胆又看得舒服,依然不按牌理出牌,就像拍电影那样。刻意留白的版面设计,涂鸦式的插画,简洁的分题,阅读起来更加方便。长长的文章对比短短的作者介绍,让我轻易读到重点,也更容易消化内容。编书总需要那么一点择善固执,才会看见风格。去年准时推出第三刊,以鬼为主题,在内页文章的编排上去得更尽,干脆连页数也取消,正反两面都可以颠倒阅读,横排与直排的版面交错,看似违反读者的阅读习惯,其实在鼓励我们主动翻阅,只要找到窍门,照样翻得津津有味。这种仿佛被鬼捣乱次序的排版,让我不得不会心一笑,尤其是形容马来鬼片导演Mamat Khalid更是一绝:他的鬼虽然没有脚,但他学会了如何跌倒,博君一笑。

突破文字障碍

作为本地目前仅有的中文电影杂志,《无本》却打破文字障碍,深入发掘其他非中文电影场景,二刊专访80年代先锋导演兼影评人Mansor Puteh,找来Kuman Pictures的制片人Elise Shick撰文介绍公司创办人Amir Muhammad对本地电影的愿景;三刊专访Mamat Khalid探讨马来鬼片的制作,以及邀请沙巴独立导演Nadira Hana撰写东马的电影生态,这些特邀文章都被翻译成中文方便读者阅读。我喜欢《无本》独沽一味的编采路线,只专注做他们觉得对本地电影圈有养份的内容,像二刊的专题人物是马六甲女导演林丽娟(Charlotte Lim),三刊介绍大马旅台编剧梁秀红,都是大家不那么熟悉的人物,这样才有值得一读的需要。连道具设计、灯光师傅和剧场演员都先后成为受访对象,视角之宽广正是电影杂志需要具备的条件。虽然暂时一年只出版一刊,但这些内容还是可以跨越时空,向读者传递没有时差的电影养份。

五位年轻的90后创办了《无本》,背后没有雄厚资金,靠的是对电影持之以恒的热诚,他们以电影工作者为采访对象,报导本地电影当下的状况。

一花独放不可能是春天

办电影杂志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热诚,不是三分钟热度。除了文字上的介绍,也可以通过活动提升本地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像《电影本事》曾经主办的发掘新导演计划,《无本》在今年推动的二轮影院,都是电影杂志值得去做的事。有了读者的基础后,他们更应该发挥这些资源,去完成读者想看到的改变,观影环境是通过时间培养出来的,有了杂志的平台,就能够凝聚向心力,一步一脚印地去改变现状。台湾的《影响》杂志和香港的《电影双周刊》如何提升观众素质,推动新浪潮的发展,正是本地中文电影杂志值得借镜之处。一花独放不可能是春天,只有国内出现更多同道中人,整个大环境才会有所改变,这一切其实都可以从做好一本电影杂志开始。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近年从剧场教学退休后,喜欢在社交媒体撰写各类艺评。

ADVERTISEMENT

本周热门
精选文章

延伸阅读